Search

如果覺得內心的「小對話」不過只是一些雜亂的念頭與思緒,那麼就太輕忽內心對話的力量了,在《強大內心的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如果覺得內心的「小對話」不過只是一些雜亂的念頭與思緒,那麼就太輕忽內心對話的力量了,在《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》中舉了一個例子,談「內心小對話」的影響力(不過這個例子談的是負面的案例)

2000年10月3日,聖路易紅雀隊與亞特蘭大勇士隊在國家聯盟季後賽對陣,有「天才左投」之稱,前途無可限量的紅雀隊投手安凱爾在第三局,紅雀隊以6:0領先對手的情況下,投出了一記大暴投。
這只是一個不影響情勢的失誤,但當安凱爾準備投下一球時,一個想法在他腦中出現「天啊,我剛在全國電視轉播的球賽上投了一記暴投。」

當天後來的結果是,安凱爾連續投了五記暴投,被換下場。
九天後,紅雀隊與大都會隊對戰,安凱爾投出了更多次暴投,在第一局還沒結束就被換下投手丘。

之後安凱爾一直沒有恢復狀態,彷彿像是「忘了怎麼投球似的」,他被下放到小聯盟,待了三年之後決定退役,在25歲就中止了投手生涯。

這是因為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嗎?看來似乎不是。而是因為「內心對話」影響了大腦的注意力。人類許多的運動表現是藉由大腦串接了無數個個別動作,以近似自動無縫的巧妙連結而產生的。投手控球、打者揮棒,或像是體操、高爾夫…,都是經由類似機制產生的。
但是腦中的「內在對話」,會干預、影響了這個過程,所以讓原本如天才般的投手,變得好像不會投球,因為他心中的對話一直告誡他不能重犯錯誤,反而毀了他的投球。

得知「內心對話」對我們心智與身體會造成的影響,也許會讓人很不安,但是我們的內在聲音可以是負擔,也可以是資產。在腦中流動的話語可以擊潰我們,也可以驅動我們達成有意義的成就。
安凱爾的故事還有後續:他在2007年重返大聯盟—以外野手的身份,他在大聯盟又打了七年,2013年Ankiel宣布退休,以打者身分出賽651場雖然只留下0.240打擊率、76支全壘打,但他創下一項難得的紀錄:他是大聯盟史上第二位「以投手身分單季至少10勝,另一個球季又以打者身分單季至少25轟」的球員。」,而且在2018年安凱爾在「前職業球員的表演賽」中,以投手身份將打者三振出局,距離他上一次投球幾乎間隔20年。

《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》是一本「非心靈雞湯」的心理書,以扎實的學術研究搭配適當的故事、案例,告訴讀者如何與自己心中的對話相處以及善加運用其影響力,我正在繼續往下讀。

#老查隨意讀
#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出租大叔 數位轉型顧問 我是老查 Youtube頻道 說書人 老查商業好書簡報 主理人
View all posts